冠心病患者的日常饮食原则
2022-09-15 12:54:07 投稿
在各种心血管疾病中,我们都知道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于患者,只有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才能更快地恢复健康。那么,冠心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膳食纤维能吸收胆固醇,防止胆固醇被人体吸收,促进胆酸从粪便中排出,减少胆固醇在体内的产生,从而降低血液胆固醇。在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的膳食纤维。
2、控制脂肪摄入量的质量和数量。许多研究证明,长期食用大量脂肪是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也证明脂肪质对血脂的影响更大。饱和脂肪酸可以提高血液胆固醇水平,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一般认为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p:s:m)以1:1:1为宜。膳食胆固醇含量会对体内脂质代谢产生一定影响,应适当控制。
3.控制糖摄入量。碳水化合物是身体热能的主要来源。过量摄入碳水化合物(在我国人民的饮食结构中,主食过多)会导致热量过多。它还可以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和血脂升高。研究表明,果糖高于蔗糖,蔗糖高于淀粉。在美国、加拿大和其他国家,人们的糖摄入量可占每天热能的15%%—20%;冠心病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因此,应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总摄入量,特别是糖的摄入量,一般不超过总热量的10%为宜。
4.控制热量,保持理想体重。
5.控制钠盐的摄入量。在某些内分泌作用下,钠盐能增加血管对各种压力升高物质的敏感性,引起小动脉痉挛,增加血压。钠盐还具有吸附水分的作用(以保持一定的渗透压)。根据实验,每1克盐在体内携带约200毫升水。如果体内钠盐摄入过多,水分将按比例增加,全身血容量将增加,这将直接增加心脏负担,这往往会诱发心绞痛或加重心力衰竭。因此,冠心病患者必须限制饮食中盐的摄入,并采用低钠饮食,一般每天不超过5克(正常人每天需要10-12克盐)。如果患者全身水肿、肝肿大、尿量减少、呼吸困难、无法平躺,则表明已发生心力衰竭。此时,患者应无盐饮食,严格控制饮水量。病情好转后,他们将逐步恢复正常饮食和饮水。
事实上,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良好的饮食不仅是为了满足身体恢复的需要,也是为了为健康提供足够的植物营养。如果患者能积极配合医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自己的健康会有很大的帮助。
- 上一篇:返回列表
- 下一篇:中老年易患冠心病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