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
如何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2023-01-02 16:22:04 投稿
经常会有老年人起床以后站立不稳,头晕目眩,软弱无力,眼前发黑,严重者还会发生晕厥。这些都是体位性低血压的表现。由于老年人心脏和血管系统逐渐老化,血压容易升高,当体位突然变化或者服用降压药之后,血压突然下降的同时,缺血的危险性也大大增加,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如果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应立刻将老年人抬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将头部放低,同时松解衣领,适当保温,一般很快便可好转。那么如何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呢?1.合理饮食,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2.避免饮食过饱或过度饥饿,进餐后不要马上活动可适当休息几分钟再站起行走或者做其它事情,不要饮酒。3.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4.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睡眠时将头部抬高15-30cm左右,有助于保持脑血流量。5.避免过度劳累和站立时间过长。6.活动后出汗较多时,要多饮水增加血容量而提升血压。7.定期测量血压,注意观察卧位、立位的血压变化。8.服用降压药、镇静药、血管扩张药后不要突然站起,最好静卧1-2小时,站立后如有头晕感觉,应继续卧床休息。9.对有下肢血管静脉曲张的老年人应穿有弹性的袜子或紧身裤,增加静脉回流。10.在起床或者站立时动作要缓慢,切不可过猛过急,防止血压突然下降。体位变换时要做好过渡动作,即卧位到坐位,坐位到站立位,从而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 上一篇:返回列表
- 下一篇:季节性低血压怎么调理 缓解低血压的4种调理方式_低血压
相关阅读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