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胸腔积液健康网
导航

中国胸腔积液治疗健康网

两会话题 | 如何应对“长新冠”?吴焕淦代表:深挖中医药宝库 建立“中国方案”

2023-03-08 10:57:28 ID:

  东方网记者王永娟3月7日报道:随着疫情管控逐步放开,在经历了短暂的感染高峰之后,医疗秩序逐渐恢复正常,人们的生活也在逐渐恢复正常。然而,有少数新冠感染者在康复之后,出现了疲乏、失眠、咳嗽等新冠后遗症状。针对这个问题,在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提出建议,他表示,应该挖掘中医药干预新冠及其它传染病后遗症的思路和实践,保障人民健康。

  “长新冠”,通常指的是新冠后遗症。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称为“新冠后症状”,统指一些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经历的一系列长期症状。“长新冠”可以累及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据媒体报道,有研究显示,80%的新冠病毒患者至少患有一种长期症状。但是由于新冠后遗症状复杂多变,个体化程度高,并且以功能性病变居多,现代医学暂时缺乏针对性的治疗手段。

  “患病过后的恢复与调养是中医药的强项。”吴焕淦代表表示,在2000年前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便有关于疾病“瘥后劳复”,也就是传染病后遗症的专门论述。目前全国各省市已有诸多医院开设了新冠康复门诊,比如上海岳阳医院、曙光医院、龙华医院等,受到患者好评。

  然而,由于中医药干预新冠后遗症的方法众多,目前尚且缺乏高质量的临床证据,给临床医生决策造成困扰。“中医药在患病后的恢复和调养中具有独到的经验。1月16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了《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核酸/抗原转阴后常见症专家共识》,明确了清金益气方为通用方药。一些医院的康复门诊也联合了针灸、推拿、康复等多学科进行共同干预。但目前还是缺乏高质量的临床证据。”

  因此,吴焕淦代表建议,应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开展中医药干预新冠后遗症的临床与机理研究,在获得高级别循证证据的基础上,建立一系列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病毒感染后遗症“中国定义、方案和共识”,并向世界范围推广。

  今年2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方案指出,要提升中西医协同攻关水平,聚焦慢性病和传染性疾病,提高临床疗效。吴焕淦代表对此深感赞同,他表示,“在挖掘中医药宝库、寻求解决方案的同时,也要运用现代科学理念,证实疗效、揭示机制。”

  抗疫经验显示,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具有独特优势。因此,吴焕淦代表认为,要系统总结中医药抗疫经验,为新发传染病风险提前筑牢护盾。另外,还应当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传播,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比如可以开发电影、纪录片、电视综艺等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医药多媒体文化传播产品,推动中医药科普工作健康发展。”

网友关注
快速问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