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
脑梗死是怎么回事?
2022-07-13 08:40:28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它是最常见的卒中形式,它是指动脉硬化引起的脑血管阻塞,或是脂肪堆积导致的动脉硬化,由于缺乏必要的营养和氧气,任何流向脑细胞的血流中断都可能导致脑死亡。脑梗死的症状与大脑中受影响的区域有关,常表现为说话困难、麻痹、头痛、视力问题及步态问题等。
脑梗死的危害极大,会导致出现偏瘫、失语、大小便失禁等功能损伤,甚至危及生命。脑梗死的治疗必须在发病后3小时内开始,以达到最佳效果。患者预后的功能恢复取决于功能损伤的程度,右脑的损伤会影响身体的左侧,反之亦然。
脑梗死有哪些类型?
动脉粥样硬化型:是脑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脑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急性脑供血不足,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以老年人多见。
心源性栓塞型:是因长期房颤导致心房内附壁血栓形成,脱落后进入大脑的大动脉,引起大面积脑梗死,以心脏病患者多见。
小动脉闭塞型:是因长期高血压等因素作用下,导致小动脉闭塞,从而引起深部脑组织细胞缺血、坏死,多为腔隙性脑梗死,以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多见。
其他病因型:多由血管炎、肌纤维营养不良、血液病等疾病引起的脑梗死。
不明原因型:指经全面检查后未发现明显病因,或存在两种甚至多种病因,不能确诊者。
相关阅读
网友关注